“外事问谷歌,内事问百度”,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调侃的话,意思是有啥疑问、有啥不懂的事,只要上网使用谷歌、百度等等搜索引擎,就能轻松查到你想知道的信息。应当说,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,为广大网民解决了不少难题。 不过,也正是因为搜索引擎的功能过于强大,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质疑。日前,美国《科学》杂志刊发了BetsySparrow等学者的最新科研论文,称Google(谷歌)搜索模式可能会损害人的大脑记忆力。
科学家分析,网络成为“交换记忆”(transactive memory)的一种主要形式,人脑的记忆信息方式也因之改变,熟谙网络搜索的人们渐渐习惯了认真选取关键词进行上线搜索,而对于每次搜索出来的信息内容,反而不再努力记忆。在这种“Google效应”里,电脑就相当于是人脑的“移动硬盘”或称为“第二大脑”,起到了随时存储信息的作用。因此,有的专家担心,搜索引擎可能会损害人的大脑记忆力。
不过,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教师赵晗,对美国专家的上述说法有些不以为然。“这和搜索引擎没有直接关系,而是跟使用习惯有关。”赵晗说,“很多人都是搜过之后就过去了,没有有意识地去记一记。这样过于依赖搜索引擎,就形成了记忆力‘下降’的假象。”
赵晗认为,如果搜索之后再有意识地去了解记忆一下,既了解了知识,又能锻炼记忆力,何乐而不为。在日常教学中,赵晗就经常安排学生多读多背文学作品,让学生在锻炼记忆力的同时,又能增加知识积累,并提高阅读能力、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事实上,与赵晗持同样观点的人还有很多。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现在的社会已经是日新月异。”在一家IT公司的周先生分析道,“因此,人们需要记忆的信息实在是太多、太繁杂了。搜索引擎只会很好地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,并不会对人类的记忆力造成伤害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