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,重视无意识记忆,有目的地创造无意识记忆的环境与条件,从而引发和调动学生无意识记忆,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。
记忆主要有两种形式,即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。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,自觉地记住了一个单词或句子,叫有意识记忆;未加注意,不自觉地记住了一个单词或句子,叫无意识记忆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接触到一些影视对白或电视广告词。本来谁也没打算要背,可是影视情节生动曲折,一些人就随着演员进入了角色,亦乐亦悲,亦哭亦笑,无意中把某些词句记得一清二楚。记忆常常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和影响,诸如学习环境、教学内容、教学形式、授课艺术、学习情绪、学习兴趣等,都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。那么,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如何引发和调动学生的无意识记忆呢?
一. 突出重点,精讲教材,引导无意识记忆
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要紧扣教材重点、难点,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,深入浅出的讲解,引导学生思考,突出重点的精讲比面面俱到的泛讲,可使学生的记忆率尤其是无意识记忆大大提高。
例如,在高考备考总复习中,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"从句"这一重点内容,笔者曾有计划地选择一些相互联系又富有启发性的例句:
疑问句:Where are w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?
从句(间接问句):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.
主语从句: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.
宾语从句:He wants to know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.
表语从句:The problem is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.
同位语从句:We have no idea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holidays.
定语从句:He has been to the place where we are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.
状语从句:He says he'll work where we are going to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s.
从实质上讲,所有的从句都有共同规律,如都使用引导词,保持陈述句语序等。名为某某从句,主要是由于它所处的位置不同,决定了语法成分也不同,功能完全不同的情况。上述做法使大多数同学感到掌握从句虽然是重点,但并不那么神秘。于是,并不费力地记住了从句的句型规律。
二. 化解难点,把握规律,启发无意识记忆
学生每遇到新问题,往往会产生新鲜感,激发学习情绪。积极而高涨的学习情绪,是增强记忆力的重要因素。但是,新问题过于集中,就会形成教学难点,学生一时不理解,就会情绪低落,记忆力下降。所以要分散教材难点,使单位时间内难点量达到最小,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。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心态中,无意识记忆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。化难为易的关键,在于揭示规律、提取要素,变抽象为直观。
例如学生在学习高一语法项目名词性从句时,对正确引导词感到棘手,因为它内含四种从句,其引导词相同。笔者尝试按其语法功能进行列表归类:
作用数目 |
引导词 |
作用累加 |
1 |
That |
1 |
2 |
Whether/if, as if |
1+1=2 |
3 |
Who,whom,whose,what,whichWhere,when,why,how |
2+1=3 |
上表中:
"1"即一个作用:连词。称谓:1,
"2"即两个作用:①连词 ②有中文意义。称谓:1+1=2(在第一类词一个作用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作用);
"3"即三个作用:①连词 ②有中文意义 ③在从句中做一个成份。 称谓:2+1=3(在第二类词两个作用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作用)。
经过深入浅出的归纳整理,学生选连词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再如在语法和句型教学时,学生对时间、条件、原因状语从句